人生为啥很短暂?大部分人是活不到80岁的,能活到75岁就满足了对吗
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?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?
人的寿命一长,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折磨,对儿女是一种负担,不少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安详的死去,这样就会少了很多罪受,人的一辈子很短暂,活多少岁无所谓,最重要的是活的值不值得。我觉得人活到在失去自理能力前是最合适的,人的寿命一长,就像时间久的机器一样,里面的零件已经老化,会很容易出毛病,而寿命太久的人,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大大降低,很容易出现毛病,导致生活不能自理。
如果我老了,生活不能自理,我会选择安乐死,因为这样的生活,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没有尊严的活着,对我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,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折磨。
有一句古话流传至今,已有百年: 人生七十古来稀, 意思就是在古代很少有人活到70岁,像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少,但是现在 社会 各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快,医疗水平提高,不少人的寿命也在延长。
在古代,随随便便一个感冒,一个疾病就会死很多人,但是现在的医疗水平,感冒已经成为随随便便吃药就能医治好的病,所以医疗水平提高也是不少人寿命延长的原因。
根据数据统计,国内平均男女寿命在,男73岁,女77岁。
我觉得生命不在于长短,而在于合适。
人的一生就像一个使命一样,从出生,就不断完成自己的使命,直到自己黄土白骨那一刻,才是真正的安息。
30岁对于我们来说,正是黄金阶段,身体各各方面器官都已经发育到最成熟的时候,从40岁开始,逐渐下降,50岁以后,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逐渐下降 ,比如:抵抗力,免疫力开始下降,很容易被疾病缠身。
从60岁以后,身体所有机能全部出现明显的反应,比如视力,听力,身体机能都大不如以前。
所以我们人生是非常短暂的,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做出有意义的事情,该做的事情,这样才不枉为人生。
人活多久取决于自己的意义在哪里。
人一旦寿命久,就会出现疾病缠身,导致生活不能自理。
人一上了年龄,身体各个器官各个机能都会下降衰弱,就像一个机器,年份一久就会出问题,慢慢被淘汰,人也是一样,一旦寿命久会很容易被疾病缠上,导致生活不能自理。
这个时候就需要子女来赡养自己,大部分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:羊之跪乳恩,鸦有反哺义。
都纷纷赡养自己的父母。
有一句话叫久 病床前无孝子 、虽然说的很残酷,但是现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,父母久病不起,床边连端一碗水的人都没有。
现在这个 社会 ,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钱,高昂的房价,孩子的学费,家人的开销,老人需要善养,等等都需要钱,在这个 社会 花钱容易,挣钱难,往往迫于这些压力,让不少人都喘不过气,没日没夜的工作,天天加班,就是为了能够保障家庭过一个稳定的日子,养活家里的人 ,为下一代打拼一个很好的明天。
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,如果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,那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,一方面是家庭需要自己养活,一方面是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顾,二者不能得兼,很难做出选择,请一个护工照理家庭,没有那种条件,做事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。
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,寿命太长难免遭罪,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,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。至于活到多少岁,可能并不重要,活得值得才最重要。
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, 古人云:人生七十古来稀。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,十分罕见。 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,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,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。
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,放在现在到处可见,而且是越来越多。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,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,女77岁,活不到70都不及格,更谈不上合适。
所以,随着时间的推移,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,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, 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。
现在 社会 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?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?这两个扎心而又酸心的问题,我认为需要分别从 社会 角度、家庭角度 和 个人角度 分别讨论。
社会 角度:责任和权益的无奈碰撞
从 社会 责任角度考虑,人活着的 社会 使命主要有两点:生命传承和 社会 建设
人的一生,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,到满头白发,入土为安。期间有两件事是必须去做的,那就是传承生命和建设 社会 。
生命传承: 当我们拥有下一代,并将他抚养长大并培养为 社会 可用之才,能在 社会 上立足的成年人,传承生命的 社会 责任就完成了。
社会 建设: 人活着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,当你在 社会 上辛苦打拼,完成手里的工作任务,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高精尖的 科技 领域,大家都是在推动这个 社会 的发展。
工作本没有贵贱,就像是机器的齿轮,无论大小,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。只是人心轻浮,造就了那份优越感,放在生死面前,都一样渺小。
一般人在40岁、50岁就能够尽到生命传承的责任。但是对 社会 建设的责任,却要与退休年纪息息相关,只有你到达退休的年纪,光荣退休的那一天,你才完成 社会 交予的责任,
按照世卫组织的年龄段划分, 66岁到79岁的年纪还不算是老年人,都还是中年人。 所以要是调整到65岁退休,普通人只能选择执行, 我就要到这个年纪才能完成 社会 建设使命。
当然,责任尽完,我也要享受我的权益。
交了40年养老保险,按照每年2万来计算,退休前共缴纳80万。若我每个月退休金能拿到4000元,每年就是5万。那么,我需要活16年才能把80万的权益拿到手。
所以,从 社会 责任和权益来看,我们最少要活到80岁才合适。
家庭角度:父母和儿女的双重身份
从家庭角度去讨论老人活多久合适,要分别站在儿女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来进行探讨。
儿女角度: 从这个角度,着实没有必要考虑父母活到多少岁,做儿女的只要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,细心照料他们,尽全力把老人照顾到位就好了。
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,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,没了父母,就没了根。 等父母离开了,就再也见不到了,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,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。
所以,站在儿女角度思考,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父母角度: 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,没有不疼儿的娘。作为父母,到了古稀之年,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。
当年事已高,生活不能自理,儿女若能尽孝道,在病床前悉心照料,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,安度晚年。 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,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。
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,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,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, 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,日子都不会好过,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!
个人角度:活着和离开的最后选择
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,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影响我们的余生。我们在做了成千上万个选择后,终于塑造了这一生的轨迹。
这一次,是选择活着还是离开更合适,完全依赖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。
人在五十时 ,身子骨依旧活泛,青春不减,继续努力工作,生活还得继续,奉献不停止;
人进了六十 ,方见老意,大多数人开始偷偷与年龄作斗争,跑步,锻炼,喝枸杞 养生 等;
人到了七十 ,别逞强,不服老不能行,多数老人开始留恋身边的事物,时长会回忆过去;
人熬到八十 ,退休金已经拿够了,应该看开了,多活一天都是赚,安心享受晚年生活;
人撑到九十 ,赚了十年,已经超过99%的人,感谢眷顾,服从安排,等待那一天的到来。
人活一世,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,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你上一个阶段的选择和付出。努力过好这一阶段的生活,将决定你以后每一个阶段活着是否合适。
如果始终没有承担起 社会 和家庭的责任,你不是在辜负别人,而是在葬送自己选择的权利,堵上了活下去的机会。
寿命太长的人会生病,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,会成为子女的难题。
上了年纪的老人,身体常常会出问题有那么一种病,叫做“老年病”。
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,身体各处都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,都容易出毛病,这就是困扰老人和孩子最大的问题。
高血压,冠心病,视力,听力,行动能力下降都是麻烦,都会让原本安逸的生活遭遇变故。
有的老人八十岁身体 健康 ,能吃能喝,生活也能自理,活的自然开心;可有的老人才七十岁便行动不便,失去活动能力,甚至需要儿女贴身照顾,这就是在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。
大部分人都懂得 “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” ,父母年纪越大,越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,不要去抱怨,乐观去面对,尽量去克服。
但又说“ 久病床前无孝子” ,在 社会 和家庭双重压力下,若家中有久病的父母,如果经济实力又脆弱。是继续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维护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明天,这会成为子女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。
结语:
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天,生老病死都是肯定的,都有定数,谁也改变不了,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就好了。
再者说,相对于长度,生命的厚度同样重要,努力在有限的岁月中活的更加充实、更加幸福才是关键。
如果每天无所事事,活再久也无用。所以,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每个选择,让生命的维度变得更广一些!
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,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,这样最有利于演化,维持自然平衡,控制种群数量。
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,把孩子养到15岁,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,正好30岁。然后,再生1-2个孩子,养大。如果自己不生,就把孙辈带大几岁。就可以去死了。年龄大了,生产力下降,身体就弱,容易生病,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。
但是,人不是纯粹的动物,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,不断地改造自我。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,从渔猎变成了耕作,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,发展出了工业、服务业,建造了城市。这时候,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,智力、分工与协作、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。这样一来,人就需要越活越长,寿命高了,对人类有好处。
具体是这样的:
1、长寿,或者活得更长,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,开发知识,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。老年人经验更丰富,见识多,能处理很多难题。
2、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,心智更成熟,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,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、仲裁、分配等权利。
3、长寿的人多了,才可以发展出文化,去建造更复杂的、更精巧的组织,形成国家,促进协作,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。
4、活得长一些,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,自己变得不想死。然后,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,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,形成一套世界观(哪怕是很荒诞的)。结果,这就发展出了宗教,编绎出了神话,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,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。
5、个人为了达到长寿,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,更好的生活习惯,更先进的医学手段,更有钱,等等。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,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。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,怎么可能去奋斗,去改变自然啊?
。。。。。。
不过,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,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、老年人,新生儿却不多。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,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,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,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。(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)
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?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?
从物种的角度来说,人活到31岁左右是最合适的。从个人出发,谁都想“再借500年”,但寿命太长并不利于人类的传承。图:格陵兰睡鲨,寿命可达400岁
人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,如果把地球46亿当作一天,人类出现在23点59分,上下5000年文明则是最后的0.1秒。很多人或许认为人类比恐龙厉害,然而我们未必能像恐龙一样统治地球1.7亿年。
有一点我们可以“引以为傲”,人类文明崛起时,物种的灭绝速度超过了6500万年前小行星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。不过 ,地球的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,恐龙崛起,哺乳动物同样只能龟缩在它们脚下。地球上的物种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,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无底线地压榨它人,最终是消灭自己。
一个物种能否延续并不在于寿命有多长,大脑结构有多复杂,个体的生存能力有多高。举个例子:
全球有30%的人都曾感染过一种寄生虫——弓形虫。养宠物,生鲜生肉吃得更多的欧洲尤为严重,其中80%的法国成年人都感染过,但法国人依然健 健康 康,这是因为弓形虫在人体内几十年友好共处,因此“群体免疫”在欧洲尤为盛行。
物种都存在变异,如果有一天一只“超级无敌”的变异弓形虫出世,它会强取豪夺人体内的养分,并快速繁殖,最终榨干人类,你猜这种个体能力更强的弓形虫会传承的更久远吗?人类几次病毒来势汹汹,最后都快速结束,因此这个答案很容易得出。
图:来势汹汹的病毒
从物种的角度来说,这种超强弓形虫会很快被淘汰掉。因为它们在获取地球有限资源上虽然升级了,但是并没有升级传播能力,也没有进化出更强地跨物种的传播能力,更别提直接获取能量的能力,意味着它们永远只能依靠宿主。
弓形虫可以几十年和宿主共处是因为它们是在保证宿主 健康 的情况下,获取自身需求。而超强变异的弓形虫会短时间内杀死宿主,也就等于杀死了自己,最终这样的弓形虫得不到延续,只能昙花一现。
在这个例子中弓形虫可以代表寄生虫,也可以代表病毒,代表任何一个物种。什么是强?就是在大局中,突变出更自私自利的特征,可以比别人获取更多资源。强大只能集中在少数个体之中,如果这种变异可以传承下去,甚至扩散到种群之中,那么种群离灭绝就不远了。
因此,能长久在地球上传承的物种,都不是因为个体太强,能力太强的物种大多都活成了濒危物种。
蓝藻等单细胞微生物在地球上延续至今已经长达几十亿年。它们的生命都是转瞬即逝的,但只要活着就会不断繁殖后代,产生足够多的变异个体。虽然地球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大量死亡,然而哪怕死亡了99.99%,只要其中有少数变异个体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,很快又会遍布地球,可谓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。
人类与其他物种不同是我们并不会听天由命,当寒风来袭,我们可以点起篝火,穿起衣服,筑起围墙。因此人类作为获取能量较多,繁殖能力较弱的物种,无法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多样性,但依然可以屹立地球之巅峰。理解了这点,你会发现放弃主动防御,执行所谓的“群体免疫”有多么可笑,明明可以阻隔传播,偏偏要学微生物,万一真的只剩下0.01%,意味着丧失多样性,在变化多端的环境面前显得“弱不禁风”。
举个例子:熊猫因为物资匮乏,没有肉改吃竹子,这种单一的食物使它们失去了选择的余地。当环境变化,竹子大面积消失,或者竹子染上了可以大面积传播的枯梢病、麻点病,那么熊猫只能灭绝。
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抵抗环境的变化,但毕竟时日尚短,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的情况。提升人类的多样性可以让人类在面对物种危机时有更多的幸存选项。然而资源是有限的,想要在有限的人口中达到最多的样本,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完成繁殖与养育后成人后就“腾出地方”。
比如人类大约在15岁就可以生育,怀孕需要1年,后代出生后再养育到可生育阶段还需要15年,因此31岁对于智人来说是最佳的“物种传承”寿命。不过,还是那句话,强大的个体都是自私的,特别是有“灵智”的个体,谁不想长命百岁。
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,寿命太长难免遭罪,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,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。至于活到多少岁,可能并不重要,活得值得才最重要。
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, 古人云:人生七十古来稀。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,十分罕见。 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,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,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。
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,放在现在到处可见,而且是越来越多。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,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,女77岁,活不到70都不及格,更谈不上合适。
所以,随着时间的推移,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,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, 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。
现在 社会 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?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?这两个扎心而又酸心的问题,我认为需要分别从 社会 角度、家庭角度 和 个人角度 分别讨论。
社会 角度:责任和权益的无奈碰撞
从 社会 责任角度考虑,人活着的 社会 使命主要有两点:生命传承和 社会 建设
人的一生,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,到满头白发,入土为安。期间有两件事是必须去做的,那就是传承生命和建设 社会 。
生命传承: 当我们拥有下一代,并将他抚养长大并培养为 社会 可用之才,能在 社会 上立足的成年人,传承生命的 社会 责任就完成了。
社会 建设: 人活着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,当你在 社会 上辛苦打拼,完成手里的工作任务,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高精尖的 科技 领域,大家都是在推动这个 社会 的发展。
工作本没有贵贱,就像是机器的齿轮,无论大小,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。只是人心轻浮,造就了那份优越感,放在生死面前,都一样渺小。
一般人在40岁、50岁就能够尽到生命传承的责任。但是对 社会 建设的责任,却要与退休年纪息息相关,只有你到达退休的年纪,光荣退休的那一天,你才完成 社会 交予的责任,
按照世卫组织的年龄段划分, 66岁到79岁的年纪还不算是老年人,都还是中年人。 所以要是调整到65岁退休,普通人只能选择执行, 我就要到这个年纪才能完成 社会 建设使命。
当然,责任尽完,我也要享受我的权益。
交了40年养老保险,按照每年2万来计算,退休前共缴纳80万。若我每个月退休金能拿到4000元,每年就是5万。那么,我需要活16年才能把80万的权益拿到手。
所以,从 社会 责任和权益来看,我们最少要活到80岁才合适。
家庭角度:父母和儿女的双重身份
从家庭角度去讨论老人活多久合适,要分别站在儿女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来进行探讨。
儿女角度: 从这个角度,着实没有必要考虑父母活到多少岁,做儿女的只要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,细心照料他们,尽全力把老人照顾到位就好了。
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,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,没了父母,就没了根。 等父母离开了,就再也见不到了,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,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。
所以,站在儿女角度思考,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父母角度: 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,没有不疼儿的娘。作为父母,到了古稀之年,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。
当年事已高,生活不能自理,儿女若能尽孝道,在病床前悉心照料,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,安度晚年。 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,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。
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,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,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, 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,日子都不会好过,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!
个人角度:活着和离开的最后选择
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,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影响我们的余生。我们在做了成千上万个选择后,终于塑造了这一生的轨迹。
这一次,是选择活着还是离开更合适,完全依赖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。
人在五十时 ,身子骨依旧活泛,青春不减,继续努力工作,生活还得继续,奉献不停止;
人进了六十 ,方见老意,大多数人开始偷偷与年龄作斗争,跑步,锻炼,喝枸杞 养生 等;
人到了七十 ,别逞强,不服老不能行,多数老人开始留恋身边的事物,时长会回忆过去;
人熬到八十 ,退休金已经拿够了,应该看开了,多活一天都是赚,安心享受晚年生活;
人撑到九十 ,赚了十年,已经超过99%的人,感谢眷顾,服从安排,等待那一天的到来。
人活一世,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,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你上一个阶段的选择和付出。努力过好这一阶段的生活,将决定你以后每一个阶段活着是否合适。
如果始终没有承担起 社会 和家庭的责任,你不是在辜负别人,而是在葬送自己选择的权利,堵上了活下去的机会。
寿命太长的人会生病,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,会成为子女的难题。
上了年纪的老人,身体常常会出问题有那么一种病,叫做“老年病”。
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,身体各处都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,都容易出毛病,这就是困扰老人和孩子最大的问题。
高血压,冠心病,视力,听力,行动能力下降都是麻烦,都会让原本安逸的生活遭遇变故。
有的老人八十岁身体 健康 ,能吃能喝,生活也能自理,活的自然开心;可有的老人才七十岁便行动不便,失去活动能力,甚至需要儿女贴身照顾,这就是在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。
大部分人都懂得 “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” ,父母年纪越大,越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,不要去抱怨,乐观去面对,尽量去克服。
但又说“ 久病床前无孝子” ,在 社会 和家庭双重压力下,若家中有久病的父母,如果经济实力又脆弱。是继续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维护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明天,这会成为子女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。
结语:
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天,生老病死都是肯定的,都有定数,谁也改变不了,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就好了。
再者说,相对于长度,生命的厚度同样重要,努力在有限的岁月中活的更加充实、更加幸福才是关键。
如果每天无所事事,活再久也无用。所以,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每个选择,让生命的维度变得更广一些!
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,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,这样最有利于演化,维持自然平衡,控制种群数量。
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,把孩子养到15岁,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,正好30岁。然后,再生1-2个孩子,养大。如果自己不生,就把孙辈带大几岁。就可以去死了。年龄大了,生产力下降,身体就弱,容易生病,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。
但是,人不是纯粹的动物,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,不断地改造自我。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,从渔猎变成了耕作,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,发展出了工业、服务业,建造了城市。这时候,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,智力、分工与协作、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。这样一来,人就需要越活越长,寿命高了,对人类有好处。
具体是这样的:
1、长寿,或者活得更长,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,开发知识,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。老年人经验更丰富,见识多,能处理很多难题。
2、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,心智更成熟,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,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、仲裁、分配等权利。
3、长寿的人多了,才可以发展出文化,去建造更复杂的、更精巧的组织,形成国家,促进协作,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。
4、活得长一些,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,自己变得不想死。然后,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,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,形成一套世界观(哪怕是很荒诞的)。结果,这就发展出了宗教,编绎出了神话,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,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。
5、个人为了达到长寿,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,更好的生活习惯,更先进的医学手段,更有钱,等等。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,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。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,怎么可能去奋斗,去改变自然啊?
。。。。。。
不过,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,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、老年人,新生儿却不多。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,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,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,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。(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)
人一般活到多少岁就算值了?
这个问题不好回答,这要根据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来判断,人的想法应该也是不太一样的。对于有钱人来说,应该是活得年龄越大越老越好,这样才觉得人生值得。对于一般人能活到七八十岁,应该也算值了!毕竟已经超过了人类寿命的平均值。八十岁之前,生活还能够自理,头脑清醒并且不太麻烦别人。能活到这个年龄段的人活得算值了。
我觉得能活到七十岁值了,不年轻也不老,人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,该经历的都已经经历过了。活到八九十岁也没必要,要玩也玩不了了,还可能要给儿女或别人添加麻烦,清醒的还好就怕已经活得糊里糊涂的了,这样真的就没有意义。
人的命运天注定,不是你想要活多久就能实现得来的,值不值得只要自己觉得。还是努力的过好活着的每一天吧!
今年春节前的一天,到市殡仪馆吊唁同事的父亲,殡仪馆大门处的公告栏有丧者的信息,当日丧者最年长者90岁、最年轻者45岁,还有2名50 的,让人息嘘不已,真应了那句老话:黄泉路上无老少。
我们这儿,把80岁以上老人的丧事称之为“喜丧”。老人出殡的时候,尽管儿孙众大,但大多没有眼泪,只在举行仪式时干哭一阵,少了些许悲哀,多了些仪式感。
遇见年轻的逝者,尽管戴孝者少,但是丧主往往痛哭流涕,那份悲痛与不舍,让帮忙的人也跟着心情沉重。
要说原因,大概是人逝世前后,年轻者要比年长者对亲人带来的生活反差更大所致。人这一辈子,把儿女养大,为长辈养老送终,这是人生的基本任务,除此之外吃喝玩又是个人生活质量的标志。少了这些,总让人心有不甘。
再说说我母亲,我母亲去世时64岁,去世前我母亲说,能再让她活十年,看着孙辈上大学,就心满意足了。老人的心愿未完成,放谁谁也不甘。
据媒体报道,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。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3.64岁,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9.43岁。
当前,国民生活质量、 健康 指数已大为改善,对老年人来说只要身体 健康 、生活有保障,年龄都不是个事。而对于晚辈来讲,家有一老尤如一宝,也是越长寿越好。如果两者之间一定要找个公约数,我认为人这一生完成家庭、 社会 使命后,再用个10年回顾一生,过自己想过的生活,以后就啥也不用想了,随时可以离开。
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活百岁。
1.人的一生值不值不在于岁数,在于责任和价值,当然还有不给 社会 添乱,不给他人添麻烦。
2.只要身体 健康 ,自食其力,就得认真的活着,也就是值得。如果卧床不起,活多大岁数也是不值得。
3.没有什么大病或没有什么意外,一般都能活到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以上,都在80岁左右,9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,100岁以上的极少数。
活的值不值,得综合来看,主要是看活的质量如何,别遭罪,别遭人烦。
75周岁是不是生命太短暂了?
生命的长短不重要,重要的是生命的意义。如果一个人赖皮似的活了一两百岁,只不过是多吃了点粮,多造了点粪而已。生命在于过程,曾经的辉煌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味。生命在于阅历,丰富的经历使人生更有意义。生命的长短,从某种意义上讲,更取决于生命的质量!人 活都多少岁 就满足了、
黄泉路上无老少,有的人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,还有很多百岁老人依然健在,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,人生有时很短暂,珍惜活着时的美好时光,因为生命只有一次。 上一篇:心里烦闷听到絮絮叨叨感觉人要爆炸了,吵完架后第二天头疼是什么症状 下一篇:返回列表